• 注册
  • 查看作者
    • 汪伦

      汪伦    

      汪伦(722年-762年),字文焕,一字凤林,歙州黟县(宣州太平县,今安徽黄山市黄山)人。唐开元间任泾县令,诗人,著名诗人李白好友。

      卸任后,由于留恋桃花潭,特将其家由黟县迁往泾县,居泾县桃花潭畔。天宝元年(740年)至宝应元年(761年),李白曾多次来安徽当涂、宣城、泾县、秋浦、南陵等地,并游历泾县桃花潭。

      汪伦以美酒待客。临别时,李白作《赠汪伦》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伦好友交往

      唐朝天宝年间,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便写信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素好饮酒,又闻有如此美景,欣然应邀而至,却未见信中所言盛景。汪伦盛情款待,搬出用桃花潭水酿成的美酒与李白同饮,并笑着告诉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被愚弄,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适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加之潭水深碧,清澈晶莹,翠峦倒映,汪伦留李白连住数日,每日以美酒相待,别时送名马八匹、官锦十缎。李白在东园古渡乘舟欲往万村,登旱路去庐山,汪伦在古岸阁上设宴为李白饯行,并拍手踏脚,歌唱民间的《踏歌》相送,并又挑来两坛酒赠于李白。李白深深感激汪伦的盛意,作《赠汪伦》诗一首: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描写朋友之间友情,情真意切,千古动人心。诗中汪伦赤足踏歌而行,追赶到桃花潭渡口送别李白的场景,把朋友间那种即将离别难舍难分的的赤子情怀,表达得朴实无华,牵动手足之间的情谊也油然而露,感人肺腑!

      汪伦也因而名留千古,妇孺皆知。

      汪伦籍贯考证

      汪氏谱中还特别记载:47世祖泰元居太平,年四十卒,葬父墓侧,生二子,仁泰、仁恭。到了仁泰是48世,

      生二子,凤思、凤林,凤林即汪伦。风思成才后在歙县任县令。歙县是周公后汉末汪文和为避乱迁皖南汪氏第一居住地,40代后就迁太平县了。所以谱中记载风思到歙县任县令是“复居故里”。到风思时是49代,因此汪伦籍贯不是歙县应是太平县。汪伦出生在太平县,到泾县任县令时,其父仁泰没有随长子风思去歙县,而是随次子汪伦迁居泾县,直到81岁在泾县桃花潭谢世。汪伦卸任后也定居于泾县桃花潭。

      为什么长期以来,汪伦一直被以为是泾县人?主要是皖南的一些《汪氏宗谱》记载有笔误,将仁泰“自太平迁泾县”,少了“随子任”三个关键字。40世祖汪叔举早就居歙县(今属绩溪县)大庙汪村,后人居太平县。从宋、明、清以来泾县地方志都误记汪伦是泾县人。从2005年开始,桐城学者汪兴吾根据桐城的多家《汪氏宗谱》考证第一次提出了汪伦是太平人的见解,随后天津南开大学教授汪茂和经考证也认为太平县的确是汪伦的籍贯和出生地。

    • 0
    • 0
    • 0
    • 497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总打赏排行
      • 今日收益排行
    • 广播剧免费听
      广播剧免费听
      广播剧资源未删减完整版夸克百度网盘免费听无偿分享耽美BLGL
    • 珑轲
      珑轲
      关注影视娱乐,分享星生活! QQ108002626
    • 歌曲下载
      歌曲下载
      https://mp3.ac2w.com
    • 辣条萌主
      辣条萌主
      他太懒了,什么都没有写
    • 堂小生
      堂小生
      堂小生肌肤问题护理中心
    • 暂没有数据

    • 发布
    • 任务
    • 实时动态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