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李竹如:呐喊与战斗的一生

      李竹如:呐喊与战斗的一生

      李竹如,原名李贻萼,字世华,又名李一凡,1905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利津县庄科村。1925年,李竹如赴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高中。东南大学附中停办后,他又进入济南正谊中学读书。1927年,李竹如加入中国共产党,与进步青年共同筹办了宣传革命思想的《竞进》周报。

      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发生后,李竹如回到利津宣传抗日救国真理,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法学院政治系。“九·一八”事变后,李竹如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担任了南京中央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在国民党反动当局追捕下,李竹如被迫回到山东,先后在山东省立济南第一乡村师范学校、平原乡师任教,秘密发展党员,培养了一大批革命青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李竹如奔赴延安途中,在晋东南遇到刘伯承、邓小平带领的一二九师,留在山西做民运工作。1938年,李竹如担任晋冀豫区党委机关报《中国人报》社长。1939年1月,《中国人报》与《新华日报》合并,李竹如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副总编辑。同年5月,李竹如调任八路军第一纵队民运部长,帮助开展山东抗日根据地建设工作,发起成立宪政促进会,后当选组织部长。

      1940年1月,李竹如任中共山东分局宣传部长兼大众日报社管委会主任。2月,他在《大众日报》上发表题为《普遍召集县区乡参议会,建立宪政基础》的专论,得到毛泽东党内指示的肯定。7月,山东省参议会成立大会上,李竹如作为主席团成员作了《战斗中的山东人民》的报告,并当选为山东省参议会参议员和驻会议员,随后被选为参议会秘书长。

      1942年初,李竹如被任命为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秘书长。其领导的《大众日报》在敌据点达3000多个的情况下,开辟了冲不散、打不断的千百条邮路,发挥了报纸的巨大威力。1942年10月1日起,《大众日报》改为二日刊,发行量增至每期8300份。徐向前同志亲笔题词称赞:“李竹如同志是我党宣传新闻战线上一位杰出的组织者和活动家”。

      1942年10月,日军出动一万五千余人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展开大规模“扫荡”。当年11月2日,山东军区和省战工会机关在沂水县对崮峪一带遭到日伪军合围,在突围中李竹如因头部中弹不幸牺牲,时年37岁。

      1943年5月4日,山东各界为李竹如举行了追悼大会。《大众日报》在头版发表了山东分局书记朱瑞的《纪念李竹如同志,开展山东民主文化工作》的悼文。延安《解放日报》刊登了追悼大会的消息。

    • 0
    • 0
    • 0
    • 349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总打赏排行
      • 今日收益排行
    • 广播剧免费听
      广播剧免费听
      广播剧资源未删减完整版夸克百度网盘免费听无偿分享耽美BLGL
    • 珑轲
      珑轲
      关注影视娱乐,分享星生活! QQ108002626
    • 歌曲下载
      歌曲下载
      https://mp3.ac2w.com
    • 辣条萌主
      辣条萌主
      他太懒了,什么都没有写
    • 堂小生
      堂小生
      堂小生肌肤问题护理中心
    • 暂没有数据

    • 发布
    • 任务
    • 实时动态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