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苦竹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竹叶

      拼音Kǔ Zhú Yè

      来源禾本科苦竹属植物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Keng)Keng f.,以嫩叶入药。全年可采,摘下嫩叶晒干。

      性味甘、淡,寒。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解渴,利尿。用于发热烦躁口渴,口舌生疮,尿少色黄。

      用法用量1~4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苦竹叶

      拼音Kǔ Zhú Yè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嫩叶。夏、秋采摘,晒干。

      原形态苦竹,又名:伞柄竹。

      秆直立,高可达4米,圆筒形,直径约15毫米,秆幼时有白粉,尤以箨环下为甚。箨环上常有褐色的箨鞘残留物;秆环不甚突起。箨鞘纸革质,细长三角形,枯黄色,有棕色或白色小刺毛;箨耳细小,有直立棕色繸毛数枚;箨舌截平头,边缘密生纤毛;箨叶细长披针形,长4~11厘米,宽3~5毫米,幼时绿色,多脉。主秆每节分枝3~6枝,有叶小枝1~3枚生于1节,顶端着生2~4叶。叶鞘干草色,线状披针形;叶舌截平。叶片披针形,长8~20厘米,宽10~28毫米,下面有微毛,次脉4~8对,小横脉呈方格形,边缘有细锯齿;叶柄长2~7毫米。花枝基部为苞片所包围,其上着生总状花序;小穗含花8~12朵,绿色;颗3~5枚;外稃卵状披钳形,长8~11毫米,具纵脉及小横脉,先端尖锐,无毛或上部边缘有毛,内稃与外稃等长或较长,脊与顶端均有纤毛;鳞被3枚,卵形;雄蕊3,花药黄色;子房狭窄,无毛,顶端分裂为3花柱,柱头羽毛状。花期4~5月。笋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向阳山坡或平原。分布浙江、江苏、江西等长江流域及西南各地。我国南方各地均产,主产浙江、江苏、江西等地。

      性状干燥叶多呈细长卷筒状。展开后,叶片为披针形,长6~12厘米,宽10~15毫米。先端尖锐,基部圆形。叶柄长6~10毫米。上面灰绿色,光滑,下面租糙有毛,主脉较租,两侧细脉8~16条,边缘的一侧有细锯齿。质脆而有弹性。气弱,味微苦。以叶嫩色绿,卷成筒状者为佳。

      性味《日华子本草》:”味苦,冷,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明目,利窍,解毒,杀虫。治消渴,烦热不眠,目痛,口疮,失音,汤火伤。

      ①《别录》:”疗口疮,目痛,明目,利九窍。”

      ②《食疗本草》:”主口疮,目热,瘖哑。”

      ③《日华子本草》:”治不睡,止消渴,解酒毒,除烦热发汗,治中风失音。”

      ④《纲目》:”杀虫。”

      ⑤《分类草药性》:”治烦热,解毒。退小儿潮热,煅(末敷)汤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外用:烧存性研末涂敷。

      复方①治卒失声,声噎不出:浓煮苦竹叶服之。(《补缺肘后方》)

      ②治小儿头疮、耳上生疮:竹叶烧末和猪脂涂上。又以鸡子白敷之亦妙。(《子母秘录》)

      ③治卒得恶疮不识者:苦竹叶烧和鸡子黄敷。(《孙真人食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苦竹叶

      拼音Kǔ Zhú Yè

      英文名Bitter Bamboo Leaf, Leaf of Bitter Bamboo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本草图经》:蓳竹、淡竹、苦竹,《本经》并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竹之类甚多,而入药者惟此三种,人多不能尽别。苦竹有白有紫,亦有二种:一种出江西及闽中,本极粗大,笋味殊苦,不可啖。一种出江、浙,近地亦时有,肉厚而叶长阔,笋微有苦味,俗呼甜苦笋,食品所最贵者,亦不闻入药用。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嫩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ioblastus amarus (Keng ) Keng f.(Arundinaria amara Ke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苦竹 植株呈小乔木或灌木状。竿直立,高3-5m,粗1.5-2cm,竿壁厚约6mm。幼竿淡绿色,具白粉,老时绿黄色,被灰白色粉斑;竿散生或丛生,圆筒形,竿环很隆起;每节有3-7分枝,但在每分枝一侧的节间下部1/4处稍平,鞘环有1圈褐色箨鞘基部残留物,箨鞘厚纸质和革质,绿色,无或有细小的紫色斑点,有棕色或白色小刺毛,基部与竿相连处较密,内面光滑而有光泽,边缘密被金黄色的纤毛;箨耳很小,深褐色,有直立棕色繸毛;箨舌截平,长1-2mm,边缘密生纤毛;箨叶细长披针形,幼时绿色,多脉,无显着的中脉;叶鞘无毛,有横脉;叶舌质坚硬,截平,长0.5-2mm:叶片披针形,长8-20cm,宽5-28cm,质坚韧,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有微毛,尤以基部为甚;叶柄长2-7mm。花枝基部有苍片,花序分技与小穗柄略扁平,常呈波状曲折,小穗绿色,小穗有8-12,小花,长4-6cm,绿色或淡紫色,小穗轴间长4-5mm,在杯状顶端有纤毛;颖3-5,有锐尖头,边缘有纤毛;外稃被外形,近革质,有横脉,边缘粗糙,内稃背部2脊间有沟纹,鳞被3,后方1片长于前方2片;雄蕊3,有细长而互相分离的花丝,花药黄色,药隔不伸出;花柱1,柱头3,羽毛状。颖果长圆形。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山坡或平原,多为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干燥叶多呈细长卷筒状。展开后叶片为披针形,长6-12cm,宽10-15mm。先端尖锐,基部圆形,叶柄长6-10mm,上面灰绿色,光滑,下面糙有毛,主脉较粗,两侧脉8-16条。边缘的一侧有细锯齿。质脆而有弹性。气弱,味微苦。

      性味苦;寒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心;利尿明目;解毒。主热病烦渴;失眠;小便短赤;口疮;目痛;失音;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名医别录》:疗口疮,目痛,明目,利九窍。

      2.《食疗本草》:主口疮,目热,瘖哑。

      3.《日华子本草》:治不睡,止消渴,解酒毒,除烦热发汗,治中风失音。

      4.《本草纲目》:杀虫。

      5.《分类草药性》:治烦热,解毒,退小儿潮热,煅(末敷)汤火伤。

      摘录《中华本草》

    • 0
    • 0
    • 0
    • 904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总打赏排行
      • 今日收益排行
    • 广播剧免费听
      广播剧免费听
      广播剧资源未删减完整版夸克百度网盘免费听无偿分享耽美BLGL
    • 珑轲
      珑轲
      关注影视娱乐,分享星生活! QQ108002626
    • 歌曲下载
      歌曲下载
      https://mp3.ac2w.com
    • 辣条萌主
      辣条萌主
      他太懒了,什么都没有写
    • 堂小生
      堂小生
      堂小生肌肤问题护理中心
    • shunitianquan
      shunitianquan
      看漫画,关注公众号《书妮甜圈》即可观看!
    • 发布
    • 任务
    • 实时动态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