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有渰萋萋,兴云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大田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总打赏排行
- 今日收益排行
辣条萌主
他太懒了,什么都没有写
今日获得50星币
关注
a7543e611d01210
他太懒了,什么都没有写
今日获得50星币
关注
《大田》描述从春天播种开始到农事祭神的经过,反映了春、夏、秋冬农事的过程。春天准备农事,直到播种,夏天除虫,秋天收割,最后祭祀,以求来年更大的丰收,诗按时间顺序发展,不同阶段突出不同特点,对生产过程写得细致,可以对当时的农事生产增加了解。
【秉畀炎火】谓将田中的害虫捉去烧掉。《诗·小雅·大田》:“田祖有神,秉畀炎火。”郑玄笺:“田祖之神不受此害,持之付与炎火,使自消亡。”朱熹集传:“故愿田祖之神,为我持此四虫,而付之炎火之中也。”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大田》之诗,‘秉畀炎火’者,捕蝗之术也。”宋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坐观不救亦何心,秉畀炎火传自古。”何纶锦《捕蝗谣》:“秉畀炎火古有经,始不扑除继无及。”
【不稂不莠】雅·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朱熹集传:“稂,童粱;莠,似苗。皆害苗之草也。”本谓田中没有野草。后以喻不成材或没出息。明毕万《竹叶舟·收秀》:“一身无室无家,半世不稂不莠。”《红楼梦》第八四回:“第一要他自己学好纔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儿,岂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