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生猪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继续上涨。目前国内瘦肉型猪出厂价为20元/公斤左右,已经接近历史最高点。业内人士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生猪价格或将突破这一极值。
据9月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猪肉平均价格在8月份第4周达到38.15元/公斤。事实上,我国猪价从3月以来持续上涨,在此期间全国多地陆续出台鼓励措施,养猪企业则在增强对非洲猪瘟防疫的同时开始扩大产能。
近日,国家在多次会议中指出要保障猪肉供需与价格稳定。9月2日起,5部委在5天内发布5则通知,大力支持生猪产业养殖。专家指出,国家正在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同时发力,稳定猪价。伴随未来产能增加,猪价整体走势或将在母猪存栏量出现好转后出现回落,而目前部分地区的猪价涨势暂时出现缓解。
农业农村部发布8月份第4周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情况显示,猪类各项价格仍处于整体上升态势。情况显示,全国活猪平均价格已达到24.69元/公斤,较前一周上涨8.7%,同比上涨81.1%;全国猪肉平均价格38.15元/公斤,较前一周上涨8.6%,同比上涨69.5%;全国仔猪平均价格50.07元/公斤,较前一周上涨4.4%,同比上涨95.1%。
事实上,自今年3月开始,猪肉价格就已一路走高。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表示,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非洲猪瘟等导致猪肉供应偏紧。冯永辉告诉新京报记者,2018年8月发生非洲猪瘟后,国内生猪存栏量自同年11月份开始出现大幅下降。根据猪的生理周期规律,存栏量大幅下降几个月后,生猪供应相应出现明显下滑,故而在今年春节过后,猪价开始持续上涨。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猪肉批发价格自今年2月跌至近18元/公斤后,3月开始回升,持续上涨至9月的35元/公斤左右。而据中国生猪预警网统计,生猪价格在8月突破了2016年6月的历史纪录,至9月6日涨至25元/公斤左右。
在猪价上涨背后,是生猪存栏量的持续下跌。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7月的生猪存栏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2.2%,能繁母猪存栏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1.9%。
这一轮猪价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这对于调动养猪户的积极性来说是好事,但如果发生大面积集中补栏,就会给未来猪价下跌埋下伏笔。
去年猪价跌到了冰点,养猪户赔的赔,亏的亏,清栏退市屡见不鲜。
加上受猪瘟疫情的影响,补栏复养困难重重,生猪产能从去年八月以来一直在持续下降。根据有关媒体报道,目前国内生猪存栏跌幅超过60%,局部地区生猪存栏甚至不足10%,在这么大的生猪缺口的前提下。
广西、四川、浙江等十余省份,下半年相继采取猪肉保供限价、鼓励生猪生产等措施。其中,广西南宁市已实施猪肉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定时定点、限量限价销售猪肉。四川省和广东省分别出台“猪九条”和“猪十条”,划定生产红线,将最低生猪出栏量纳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江苏省下达2.61亿元补助基金,并将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金额分别提高至1200元/头和800元/头。山东省加大农业信贷担保支持力度,对10万元-300万元养殖业贷款担保给予1.5%的担保费补助,并进一步放宽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规定,将在2019年5月28日-10月31日期间,种猪场和规模猪场贷款规模在300万元-1000万元的担保项目一并纳入政策性担保范围。浙江省则表示支持防疫条件较好、粪污处理能力有富余的规模猪场及空栏场从本省种猪场引种,对规模养殖场201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从本省种猪场引进的种猪,每头给予500元的临时补贴。
此外,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金额约24亿元,惠及困难群众9000余万人次。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